Tag Archives: 芳渚庙,村子,回家

总有种味道,让你想起过去

周末,回芳渚,匆匆吃完晚饭就准备回市区的家。7点多钟,天色已经暗下。村子里没有路灯,全凭感觉摸索出村子的那条路。走在路上,我看到邻居家厨房依旧亮起微弱的灯光,虽不足矣照亮道路,多少给黑夜中的人一点慰藉。起码让我知道,这里并没有荒凉一片,在破败的背后,依然有你最熟悉的人们。

我记得小时候,在多少个无聊的傍晚,爸爸会带着我走家串巷,聊天打诨,消磨一个个无聊的夜晚。在村子里,邻居家的厨房是我们最熟悉的地方,昏黄的灯光下,家长里短,讲述的八卦与传说是多么美妙与动听的故事。在那个娱乐极度匮乏的年代,这些故事伴随了我走过了童年。

当夜色渐深,我会跟着爸爸回家,月光皎洁,照亮村子里的路,路边小虫欢鸣,野猫叫春,夜晚对于我来说,一点也不恐怖,这是村子区别于白昼的另一种面貌,白天属于邻居乡里,那夜晚则属于生活在村子里的其他生物。我最喜欢爸爸带我去芳渚庙,据说,很久以前,芳渚庙是很大的庙宇,后来历经动荡后,只剩下一座小屋。我很小的时候,就指导庙里住了两个和尚,一个叫老和尚,一个小和尚,我最喜欢去老和尚那,因为每次去他那里,他都会给我一点水果吃,我最喜欢吃香蕉。在我很小的时候,老和尚的年纪应该就很大了,有的时候,为了给我拿吃的,他还要爬到二楼去拿。他住的庙宇是比较简陋的二层小楼,链接二楼的是一把木制的梯子,看上去应该比较陡峭,所以他上楼的时候,都是手脚并用的,我就默默看着他。

每次去他庙里的时候,早已经做了一些常客。具体聊了哪些家常,我已经记不清楚,让我印象深刻的是,老和尚说,我开智的年龄应该是在8岁。可能那个时候,自己已经有意识,所以对他对我的期许,我会记忆犹新。

在庙里,挂满了很多观音的画像,我现在还记得一副画里边画的是一个观音菩萨站在一条蛟龙身上,渡海。对当时的我来说,每一幅画应该都非常的新奇。

每年观音娘娘生日的时候,村子里以及周围村子的善男信女都会聚集到这里,烧香拜佛,祈求平安。我基本每次都去,爸爸也会在庙里帮忙。中午的时候,在庙门口的野场上,满满会有好几圆桌人吃斋饭,一般是面条,和一些斋菜,非常好吃,我现在还能记起百叶的味道,实在太香了。

老和尚去逝的时候,我也去磕头了。

另外就是小和尚了,我现在还记得小和尚的样子,我爸爸去他那比较少。小和尚有个老婆,我也记得很清楚,那个时候自己看到那个画片《太阳之子》,小和尚的老婆长的就跟动画片里边的黑风婆一模一样,而且她还抽烟。我每次看到她都有点害怕,太可怕了。

芳渚因为有了这座庙,可能变得更加有人气,更加热闹。现在想来,老和尚和小和尚都建在的时候,应该是这个村子最鼎盛的时候,人来人往,络绎不绝。

晚上回家,奶奶家老房子里,昏黄的灯光依然亮着,我和爸爸通常还会去看望下奶奶(亲娘),拉会家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