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久没有更新博客了,对于戚墅堰,我以前觉得自己有说不尽的话题,看来并不是这样。跟人也好,跟地方也好,需要你跟对方不断的交互,才能产生新的感触。而我信誓旦旦的千言万语,可能仅仅是记忆中的一厢情愿。
因为最近看到最近发在化龙巷的一篇帖子才有几句话想说,东方路爱琴海北面的小区最近交付,接连爆料出来的新房质量问题,对于当初那些挤破头去排队抢号的当地百姓来说,就是一个噩梦。不管从现在来看,当时的房价是多么便宜,合算成总价每套房子起码都得超过100万以上,一般人家,这可能就是他们一辈子的积蓄。就我周围认识的亲人熟人中,就有购买这个小区的,不知道他们正在经历怎么样的痛苦。
从整个戚墅堰的发展格局来说,前几百年一直都是以延陵东路为基准,向两边扩展,我小时就是跟着妈妈在戚墅堰大街逛街,买菜,置办生活细碎。在工房区上幼儿园,小学,初中,在铁路医院看病。方圆几公里的生活区已经能够满足日常生活中的全部需要。所以,小时候,每次跟着妈妈骑着自行车沿着剑横路去横山桥玩的时候,我一直认为戚墅堰以北的地方就是一片荒芜,只适合偶尔玩耍。
由于城市扩展的需要,近几十年,戚墅堰的核心地带被人为的北移。区政府也搬到了东方路,围绕着新的区政府,东方福郡,新港城,等等小区也陆续建好。很多原本生活在老戚墅堰的人们,都搬到了这块地方。主要的原因,可能就是为了赶在房价上涨到买不起之前,赶紧入手一套房子。戚墅堰人肯定是对这块地方有太深的感情,所以就算换个住处,都不愿意离得太远。
近几十年的发展,戚墅堰这块地方确实没有跟上时代的脚步,现有的道路已经无法满足机动车辆的通行条件,周边也没有遍历的停车点,给这块地方带来很多不便。人们现在有了汽车,去繁华地段已经变得非常方便,以至于这块小地方之前给周边百姓提供便利的设施变得“黯然失色”,我想这就是时代匆匆的脚步吧,不知不觉已经渐行渐远。
[wpstatistics stat=visitors]